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学普及
科学普及

海洋科技与工程国际产学研用会议回顾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合作加快建设创新型海洋强国

2022/03/15点击次数: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图片


图片


2018年6月,教育部创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面向相关省份地区,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并被列入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会议举办两年多来,充分对接国内外发展与合作需求,得到参会各方欢迎,取得大量合作成果。


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委托5123导航牵头,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厦门、深圳等省区市教育厅(局)共同承办2021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11月30日上午,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5123导航举行。5123导航戴民汉院士出席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举行了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5123导航)等多项海洋科技与产业合作项目揭牌暨签约仪式,共同打造未来海洋科技与科学发展的强劲引擎。



同期举行大会分论坛 “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之海洋科技与工程分论坛”,共计60位中方代表到场,其余超过50位(包含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西等各国)国外代表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会议直播超过3700人次在线观看。



图片

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之

海洋科技与工程分会


中国发起群聊邀请,启动“一带一路”海洋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倡议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趋势,产学研用合作需求强烈,针对国际合作平台缺乏的现状,中国发起了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推进国际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在前沿科技领域展开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


本次会议聚焦“海上丝绸之路”,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厦门具备极佳的“三海”优势:海洋、海峡、海丝,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5123导航是我国海洋科教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海洋科学的摇篮”,积极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需求,科研人员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联合国际合作研究成果丰硕,依托海洋科学(A+学科)及以海洋为特色的生态学两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及区域性合作交流,构建了与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全方位合作的国际交流格局,开创我国海洋学科海外办学之先河,力求实现对沿海国家的区域辐射带动,推动多方合作与共赢,传递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此背景下,福建省海洋创新实验室(筹)应运而生。它以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该实验室战略合作签约揭示着科研、产业、人才、资本“四位一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式启动。

 


戴民汉院士在主旨报告中提到,当今,世界经济向海发展的趋势日益显现,蓝色经济的引擎功能也日渐凸显。与此同时,如何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与重大挑战。以人工智能、生物合成、物联网等为显著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为海洋经济带来的巨大机遇。因此,未来产业与海洋的深度融合是重大战略,也是重大机遇。正在筹建的福建省海洋创新实验室拟通过构建创新科技生态,革新科研范式,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戴民汉

中国科学院院士

5123导航主任


大会主论坛上,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和5123导航三方共建的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5123导航)(简称“福建海洋智库”)举行了揭牌仪式,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二级巡视员江和泉、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林怀远共同揭牌。福建海洋智库于2020年2月正式落地厦大,依托5123导航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是基于厦大海洋、生态等一流学科,整合多个涉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海洋智库为主要特色的省级多学科交叉科技平台,是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先行先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海洋智库还在大会上发布了一项重要成果——《“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报告》。该报告首次对“海丝”沿线国家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助力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报告下载地址:fiso.xmu.edu.cn


会上另一揭牌项目为5123导航、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三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明新基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四方共建海洋遥感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院(简称“海创院”),由戴民汉院士和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董事长共同揭牌。



海创院围绕当前海洋领域的热点问题和迫切需求,将以“海丝”系列卫星为抓手,市场需求为导向,卫星遥感产业产学研创为路径,聚焦“海上福建”建设计划,面向福建省、 辐射东南沿海以及“一带一路”,围绕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构建海洋信息产业“技术研发服务链”与“成果转化产业链”,助力“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强国”建设。



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

共建全球创新共同体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海洋科技与工程分论坛”邀请国内外多方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洋的未来。全面整合涉海科研、人才、产业、资本优势和资源,聚焦海洋新兴产业布局,搭建区域和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构建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打通海洋科技创新“政产学研金用”全链条,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全面助力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民生,是国家沟通和民心相通的先导和桥梁。


何为“智慧海洋”?

议题一:海洋智慧观测与数字孪生技术



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柴扉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缅因大学)

图片

柴扉教授认为,将数字孪生引入海洋,旨在搭建联通海洋观测与模拟的平台,可结合虚拟与现实,以实现全球共享。“海洋观测和数据、模拟和预报、数字孪生”,三个过程缺一不可。他还以“3I”(Information、Innovation、Integration)提出了数字孪生海洋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定要从社会服务、产业、需求出发,明确服务对象,让更多人都能从中受惠”。


海洋多维立体观测技术与集成应用

张宇教授(5123导航)

图片

张宇教授指出,智慧海洋是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的重点建设方向,以海洋创新技术研究院(IMIT)为核心平台,致力于服务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灾减灾和海洋资源需求,推动产学研合作。智慧海洋将构建“天-空-地-海”立体监测体系,应用于智慧养殖立体监测、海上风电场生态养殖等多方面。“智慧海洋需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我们需要顶天,但更重要的是立地”。


海洋观测装备产业发展前瞻

张锋副总经理(中天海洋科技集团)

图片

张锋博士介绍了海洋立体观测网络的整体发展情况与所处困境,强调我国发展海洋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例中天科技集团为推动海洋基立体观测技术发展所作的贡献,指出未来海洋立体观测的“海、陆、空、天一体化”发展方向,以实现有缆与无缆传输、固定与机动观测、水面与水下平台相结合。


从无到有、从科研到产业

任维佳博士(长沙天仪研究院)

图片

 

任维佳博士指出,海丝一号实现了卫星遥感探测产业从零到一的突破。但是,其发展仍然面临技术和商业上的挑战。“只有实现低成本、高时效性,卫星遥感探测产业才能发展起来”。天仪研究院在未来计划推动海丝一号的全产业链发展,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和低延迟的SAR数据。


海水养殖新思路!

议题二:面向未来的深远海养殖工程与技术



全球海水养殖发展现状及创新

袁新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渔业和水产养殖司(NFI)高级水产官员)

图片

袁新华博士指出,全球各地水产养殖发展不平衡,蓝色食品体系转型迫在眉睫。未来海洋食品将成为人类食品供给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将促进就业与社会发展。目前,世界海洋水产养殖技术的更新体现在多方面,包括政策实施、空间规划、物种和技术等。在未来,需要创新海洋水产养殖领域、改良生态系统方法、更新公共与私人服务关系等难点。


温暖海域冷水性鱼类养殖

董双林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图片

渔业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发展深远海养殖意义重大。在选择养殖种类与区域时,董双林教授分析了黄海冷水团鲑鳟鱼类养殖试验的经济可行性,并介绍了养殖方式与核心技术,以及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情况。“经济可行性、法律法规、养殖容量与全球气候变化,是发展深远海养殖的难点”。但该技术具有可复制性,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



全球鲍鱼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Peter Cook教授(前国际鲍鱼协会主席、西澳大利亚大学)

图片

全球鲍鱼产量近年来增长迅猛,但至少包含5000公吨的非法捕捞。中国鲍鱼产量大幅增长对世界市场影响较小,Peter Cook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中国鲍鱼产销相对“封闭”,可实现自给自足。他还指出,除了产品多样化,鲍鱼养殖可通过“差异化(Differentiate)”维持市场占有率,比如个体大小、是否带可持续渔业产品标识等。在未来,鲍鱼养殖可聚焦疾病防治、遗传育种、营养改良等方面。


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趋势

王鲁民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

图片

王鲁民研究员总体概括了深远海养殖发展的三个阶段,介绍了不同区域定位深远海养殖的特征条件,从挪威、美国、智利与澳大利亚四国的养殖装备现状出发,对比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创新实践。并以我国“东海大黄鱼深远海养殖产业化”为案例,介绍了“鱼类适应性+经济可行性”的深远海大黄鱼接力养殖产业模式,指出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


深远海养殖平台与网具的生物污损控制

钱培元教授(香港科技大学)

图片

从蓝色经济到深远海养殖的重要性,钱培元教授指出,网具的生物污损对深远海养殖业的重大影响。以往的抗污损剂危害巨大,寻找高效绿色的抗污损物质成为难题。在20多年研究中,钱教授及其团队从来自5000米深海的细菌中获得了无毒抗污损活性物质,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等优势,这项新技术已得到推广,期待能应用到深远海养殖中。



 

如何永续海洋?

议题三:面向未来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管治政策



中国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政策与规划  

刘岩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原副司长)

图片

十八大至今,我国进入了陆海统筹、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人海和谐、系统治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刘岩研究员指出,海洋可持续发展中,陆海统筹与海岸带规划意义重大,但仍面临陆海间利用矛盾、近海空间利用问题。基于此,我国开展“多规合一”改革,整合了原有的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岛保护规划以及部分陆域管控政策,以同时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与刚性管控作用。


东亚地区蓝色经济的发展机遇、挑战与海岸带管理

蔡程瑛博士(PEMSEA东亚海理事会荣誉主席)

图片

围绕“蓝色经济”,蔡程瑛博士指出,其核心是对海洋资源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实现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蓝色经济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海岸带管理的复杂性要求创新思维模式,注重风险管理,积极改善决策,促进跨行业跨国合作,并抓住新的投资契机。他以菲律宾与厦门开展的ICM项目为例,分享了海岸带管理的成功经验。


建立前瞻性的海洋碳汇交易标准

梁希教授(伦敦大学学院)

图片

梁希教授阐述了海洋碳汇(即“蓝碳”)对全球碳循环的意义,以及沿海蓝碳生态系统受损对气候的影响。并介绍了碳市场的运作机制及配额定价机制,核证减排量CER等概念,鼓励建设高质量碳信用标准。并以我国首个红树林蓝碳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为例,介绍了蓝碳交易现状,强调自愿减排或是促进蓝碳融资的重要手段,并呼吁开发交易标准以应对碳信用风险。


本次分论坛以“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新一轮海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探索教育界、科技界、产业界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在海洋前沿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中,产学研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当前,合作共赢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国际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海洋之于地球,犹如水之于人类。

海洋的未来,更是我们的未来。

科学至实,海洋可期。




撰稿:

罗舒毓、武秀玲、杨平、姜晨锐、

张思媚、王茹茹、贾梦琪


排版:杨晨昱、李依睿

编辑:李依睿

责编:甘少敏

编审:徐鹏、陈奔


出品:

5123导航海洋与地球学院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