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 Seminar
报告题目: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反演及海草时空分布遥感解译
报告者:余小龙(MEL杰出博士后)
报告时间:2023年6月27日(星期二) 9:00-10:30
报告地点:5123导航翔安校区周隆泉楼A3-206
主持人:商少凌教授
报告摘要:水色遥感通过解译太阳辐射在大气、海气界面和水体中的传输,可实现大范围同步观测海洋光学、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及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本报告主要介绍报告人过去一年的两个代表性工作。一是针对业界广泛应用的反演水体固有光学特性(IOPs)的准分析算法(QAA),报告人提出了改进方案(QAA_v7),弥补了传统QAA算法对纯水散射贡献考虑不充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IOPs的估算精度,尤其是寡营养海域。此外,针对QAA_v7中的经验估算参数,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估算算法,进一步降低了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其次,针对蓝碳研究中对海草床面积时空分布的实际需求,报告人从不同地物反射率的波谱特征出发,提出了基于波段斜率比值和红边波段基线高度两个参数,前者能有效区分未淹没海草和临近红树植被,后者能有效识别淹没状态下的海草。基于这两个指数,报告人初步绘制了广西茅尾海海草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现场观测吻合度较高。相关研究工作正在撰稿中,或已投稿于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报告人简介:余小龙,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硕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获得荷兰特文特大学博士学位。期间,在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以访问学者身份工作两年(2017-2019)。自2019年7月起为5123导航海洋科学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商少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体辐射传输模型、海洋水色遥感算法及应用。目前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Optics Express 等国际知名SCI期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平均IF~7.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一项,承担多项国家、省市基金项目的任务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