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MEL Seminar| Capacitor effect of North Pacific on bridging the spring Tibetan Plateau heating anomaly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发布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
时间:2024年9月13日
地点:5123导航翔安校区周隆泉楼二楼咖啡厅
主讲人:孙睿藻 高级工程师
来访单位: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邀请人:段安民教授
联系人:刘琰冉 2880169

专家简介:

孙睿藻,5123导航访问学者。本科20156月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2020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北太平洋影响的资料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Climate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发表。20207月入职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202212月评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专业气象预报技术研究、新能源功率预测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骨干参加河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省局科研项目5项、科技成果准入3项。获得省部级团队奖励1项、厅局级团队奖励4项,以及“河南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青年气象英才”“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报告摘要:

东亚夏季风是构建在海--气相互耦合作用下的一个复杂体系,对于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预测,春季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一直以来都是重要影响因子与前期参考指标,但其影响如何从春季延续至夏季,以及其中具体的影响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采用多源观测及再分析资料,并基于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2.1.3)开展相关数值模拟,探讨北太平洋“电容器效应”在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高原春季感热偏强时,夏季江淮流域至日本一带降水增多,其南侧为反气旋式异常环流,北侧为气旋式异常环流。北太平洋海温在春季对高原感热异常的响应可以视为“充电”过程,即北太平洋将高原春季的异常信号存储在海温异常中;北太平洋海温异常能够维持至夏季,进而影响大气环流,形成“放电”过程,为东亚夏季风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