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2021年4月28日】凌峰论坛第80讲暨“海丝一号”卫星在轨测试评审会(一期):SAR遥感应用

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次数:
时间: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地点:周隆泉楼A3-206
邀请人:何宜军、许小剑、李京、张风丽
联系人:胡礼珍 15690911024

召集人:耿旭朴、庄伟、李非栗、严晓海

海洋遥感大数据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5123导航联合遥感中心

5123导航海洋遥感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23导航)

会议背景:

20201222日,“海丝一号” 卫星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在轨调试期间,“海丝一号”成功获取到海洋、城市、山脉、田地、森林、河流、湖泊、冰川等多种典型地貌的高清SAR图像,并为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岛马穆朱6.2级地震、苏伊士运河货轮搁浅和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洪灾等国际热点事件提供应急观测服务。

“海丝一号”是世界首颗面向海洋和海岸带遥感观测的C波段轻小型SAR卫星,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二号”多光谱水色小卫星将于20216月发射。5123导航正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合作建设“海丝”系列小卫星星座。

“海丝一号”卫星的调试工作接近尾声,即将交付使用,本次会议将聚焦“海丝一号”的成像性能、产品质量、服务能力和应用方向等,共同探讨SAR微小卫星遥感技术与应用,推动我国卫星遥感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


时间:2021428日(星期三)

地点:周隆泉楼A3-206

时间
  time

报告题目
  Title

单位
  Organization

报告人
  Speaker

主持人
  Chair

9:10-9:20

开幕及简要介绍



刘志宇

9:20-9:30

“海丝一号”研制背景

5123导航

严晓海耿旭朴

9:30-10:10

卫星总体与平台调试情况报告

天仪研究院

任维佳

10:10-10:50

载荷调试和数据质量情况报告

中国电科38

盛  磊

10:50-11:00

茶歇

11:00-11:50

专家提问与评审




11:50-13:30

午餐

13:30-14:10

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动力遥感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何宜军

李非栗

14:10-14:50

时变海面雷达目标成像特性建模与仿真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许小剑

14:50-15:30

灾害应急管理与遥感减灾

北京师范大学

李  京

15:30-15:40

茶歇

15:40-16:20

雷达遥感应用现状与前沿

中科院空天院

张风丽

耿旭朴

16:20-17:00

讨论



17:00-18:00

晚餐



邀请报告人简介:

何宜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和团队领军人才。现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理事;《海洋学报》中英文版等7种刊物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微波遥感机理、海上台风遥感方法、海流遥感技术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等。先后主持了国家863高技术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设备研制、重点和面上项目8项等课题30多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收录一百多篇,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分别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二等奖3项,参与获得了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

许小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合肥工业大学获无线电技术专业工学学士,1986年航天部二院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硕士,1994年英国帝国理工高级访问学者,1999-2002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研修并获博士学位。2002年以前在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从事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2003年起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责任教授。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领域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遥感特征建模、分析与处理,雷达成像、图像理解与目标识别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航天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著有《时变海面雷达目标散射现象学模型》、《雷达目标散射特性测量与处理新技术》、《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处理》等专著与教材。

李京,教授(1994-),博士生导师。1978-1985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学习,获学术(地貌专业)和硕士(地图学与遥感专业)学位后留校任教(其间1986年在亚洲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1990-1991年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美麻省大学访问教授),1994年成为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教授,所长,和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主任,并担任中国GIS协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空间信息技术(遥感,GIS,卫星导航)及其在资源于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2002年底作为人才引进至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至今,2007年成为二级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减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曾担任资源学院资源技术研究所所长和减灾研究院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 GIS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教育部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中心主任,国际制图学会预警与危机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席,UN-ESCAPUNESCO项目专家,马来西亚国家资源环境管理计划咨询专家;现任国家遥感中心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部主任,国家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北京地理学会理事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应急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海洋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等6所大学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实验室兼职研究员,UNDP-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UNESCAP空间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018-2030)专家委员会委员,《MALAYS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副主编,;曾获2019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已发表“海岛与海岸带环境遥感”“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与方法体系”“基于多源信息的北京湿地价值评价与功能分区”等著作十余部,论文300余篇。

张风丽,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十三五”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总师助理。长期从事雷达遥感机理与方法研究,主要方向包括城市和灾害雷达遥感监测机理与方法研究,国产SAR卫星数据处理系统和共性支撑平台建设等。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授权6项。


下午报告含10分钟的提问与答疑。

联系人:胡礼珍 15690911024  hulizhen@xmu.edu.cn